首页 > 科普大全

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

科普大全 2024-07-04 23:36:01
生活中有许多的朋友最近问小编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的问题,那么小编收集整合后,今天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相关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

中国著名妇产科医学专家张丽珠教授于198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创了中国首例试管婴儿。由此,她享有“观音”和“试管婴儿之母”的美誉,受到国内外医学界和公众的好评。如今,年逾八旬的张丽珠教授仍在为促进、发展和完善中国试管婴儿技术而忙碌着。她说:在职业道路上无尽的探索让我感到快乐和幸福。

如果你从事一项工作,你应该尽力做好它。

张丽珠祖籍云南大理喜洲。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4年,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他去美国留学。张丽珠受聘于英国玛丽·居里医院从事妇产科肿瘤和临床医学研究,因为她的癌症早期诊断在当时属于世界前沿研究领域。由于张丽珠的天赋和勤奋,她于1950年10月通过了英国国家考试,获得了皇家妇产科学院的文凭。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英国和中国成为敌对国家。在此期间,张丽珠克服各种困难,经香港返回内地。

1952年回到中国后,张丽珠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五年级和五年级学生授课。当接受西方教育的张丽珠讲课时,他达到了用英语甚至标点符号表达每个单词的水平,这使学生们非常钦佩他。她讲课的开场白是:“很高兴今天在课堂上见到你。”充满异域风情。

张丽珠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她还是实习生的一天晚上,她被从睡梦中惊醒。有人告诉我急诊室里有些东西。当时,从她的宿舍到急救现场,她必须穿过几个院子,一路上看不到她的手指,但她忘记了恐惧,振作起来,赶到急诊室工作。从那天起,她意识到医生不能一直离开医疗岗位。不分昼夜,随叫随到,不能有丝毫疏忽。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医生手中握着的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她觉得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也是在面对整个社会。

当谈到为什么从英国回来从事妇产科工作并学习试管婴儿时,张丽珠教授说,人生有很多机会,就像张丽珠最初受到“航空救国”的启发,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南京中央大学航空学院,然后去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无论她回国后从事肿瘤研究还是后来从事生殖内分泌学研究,她的信念是:如果她想做一份工作,就应该尽力做好并坚持下去。张丽珠教授担任这个职位已经50多年了。

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了。

1987年5月,一位渴望成为母亲的农村女教师从甘肃来到北京,寻求张丽珠的帮助。这位患者结婚20年了,一直没有怀孕。经过检查,张丽珠发现她的双侧输卵管堵塞,她患有结核性盆腔炎。张丽珠理解病人的心情。她一方面治疗盆腔疾病,另一方面开始探索试管婴儿的技术。

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于1978年7月在英国剑桥出生。这是妇产科专家Steptoe和组织胚胎学专家Edward合作研究的结果。

1960年,美籍华人学者张明觉利用兔卵体外受精,并将胚胎移植到另一只兔子的子宫内,一窝兔子就这样诞生了。根据文献报道,1985年4月在中国台湾省有一例成功的病例,1986年12月在香港有一例。这些都是由外国专家用成套设备进行的。

在当时为数不多的成功病例中,使用的技术是腹腔镜取卵。张丽珠和她的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的病例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的情况与上述地区不同:中国大陆输卵管不通症有31。3%是由肺结核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在这种情况下,腹腔镜根本看不到卵巢的表面,也看不到卵泡。在穿刺取卵前,操作者需要伸进去触摸卵巢和卵泡。起初,“张丽珠”采用剖腹取卵的方法。随后,这项技术发展成为在阴道b超引导下用针取卵的方式。

早在1986年,张丽珠教授就主持了国家“七五”计划研究项目“优生学——早期胚胎的保护、保存和发育”。在研究工作开始时,国内条件有限,资金短缺,许多硬件设施都不具备。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课题组从“自然科学基金”中拨出部分资金投入基本建设,研究工作得以开展。

中国是一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很多人对试管婴儿这种非自然怀孕的生殖方式持排斥态度。即使在今天,有些人也无法理解试管婴儿的新技术。张丽珠教授也被问到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人口,你为什么想做试管婴儿?张丽珠教授认为,试管婴儿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冲突,这项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部分。不孕不育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危害。治病救人(包括身心疾病)是医生的天职。张丽珠教授曾经分析了6300封不孕患者的来信,他们在信中抱怨自己的痛苦,并说他们在其他人面前感到自卑,这些人都有孩子,但他们没有。不是他们不想要,而是他们不想要。有些家庭面临着夫妻关系破裂、婆媳关系不和谐的情况。患者对生育的渴望和他们的痛苦处境已经成为张丽珠教授研究试管婴儿技术的动力。她认为这是医生的责任。

张教授表示,试管婴儿技术不能与人工授精混为一谈。试管婴儿是在体外受精,卵子在体外培养,精液经过处理并结合成受精卵,然后将形成的胚胎植入子宫继续发育。试管婴儿技术属于生殖胚胎学和生殖医学的范畴。生殖是生命科学的重要核心部分,可以发展成为基因工程。因此,自1984年以来,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组织了一个工程研究小组来开展试管婴儿的研究项目。张丽珠和他的同事们重复了诱导超排卵、监测卵泡发育、及时取卵、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和培养、胚胎移植等实验步骤,直到临床妊娠成功。

1988年3月10日上午8点56分,在张丽珠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成功分娩。宝宝名叫郑,体重7斤8两,身长52厘米。那一刻标志着中国生殖科学的新突破。那一刻,作为这个小生命的创始人,张丽珠教授和孩子的母亲一样激动。

使不孕不育患者重新看到希望。

1998年3月,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将历年出生的试管婴儿聚集在一起,庆祝第一例试管婴儿10岁生日。看到许多试管婴儿健康成长,张丽珠教授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

在郑出生前,在这种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12例试管婴儿培育的探索。失败是成功之母。张丽珠教授总结经验,坚韧不拔地一步步走向成功。1988年3月18日,中国大陆首例配子输卵管移植婴儿在张丽珠教授领导的团队中诞生。第二个试管婴儿出生于1988年5月27日。这两项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然后,在1989年底,张丽珠教授研究并创新了在阴道超声下用针取卵的方法。这种操作微创且可重复,因此被列为“常规取卵方法”。她带领团队进行了1300多个试管婴儿周期,使临床妊娠率从早期的6。4%上升到32%,活婴率达到20%。中国从此进入了这项技术的国际先进行列。

20世纪90年代初,张丽珠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生下了一名因染色体异常和无法获得自己卵子而多次无法怀孕的患者。结果,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于1992年6月12日诞生。时隔三年后,中国大陆首例冻融胚胎移植成功。接受治疗的患者是一名患有先天性失明和闭经的妇女,她的丈夫患有无精子症。这项技术问世后震惊了社会。出于好奇,媒体不断要求采访患者,张丽珠教授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因此,有人猜测其中一定有隐情。面对人们的误解和质疑,张丽珠教授指出:有些人不理解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深刻含义——医生除了无私地治疗病人外,还应尽力保护病人的隐私。

张丽珠教授认为不孕不育患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目前这一群体有增长的趋势。这种疾病剥夺了这些患者的生育能力,使他们无法实现父母的愿望。试管婴儿技术的建立和发展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无怨无悔地经历起起落落

她体贴的妻子唐有祺教授认为,一个不关心他人困难的人很难成为一名医生。一个没有远见和勇气的医生很难有所成就。他评价张丽珠教授说:“在我的一生中来到这里并不容易。虽然有起有落,但我无怨无悔。”

1980年,张丽珠出席了联合国在挪威举行的“变革社会中的创造性妇女”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了演讲。同年,她作为与会代表之一,再次出席了由联合国主办的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在非政府组织论坛上,张丽珠教授宣传了解放后中国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的成就,并结交了许多国际朋友。1980年至1982年,她参加了许多国家妇女代表团,访问了北欧、西欧、英国、北非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他还主编了《中国妇产科百科全书》、《妇产科临床经验教训101例》、《临床生殖内分泌学与不孕不育》等书籍。

在他漫长的医学生涯中,张丽珠从未停止过。早上,她在门口等医院的公交车去上班,晚上六点钟坐公交车回家。冬天在积雪的路上行走很困难,所以她的研究生帮她赶公交车。在她的背包里,有论文、手稿和专业期刊,她会花时间阅读。张丽珠教授整天都很忙,但人们仍然尽最大努力找她看病。学生们经常从世界各地打电话向她提问。她桌上堆积的那些信永远不会得到回复。

(编辑:黄斌)

()特殊文章,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标签: 婴儿   试管

生活百科 健康养生 科普大全 经验问答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5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