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专访:准分子治疗近视眼乃小手术是误区

经验问答 2024-06-14 23:36:01
专访:准分子治疗近视眼乃小手术是误区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怎么解决,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详解吧。

专访:准分子治疗近视眼乃小手术是误区

马小姐是在外向商圈工作的小白领。她500度的近视,从高中开始就让一副黑框眼镜陪伴着她。工作后,为了拥有更加灵动的形象,马小姐把自己的黑框眼镜换成了时尚的隐形眼镜。但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马小姐戴上隐形眼镜后总感觉干涩难受。为此,她准备了两个方案,就是在包里放一副隐形眼镜和一副框架眼镜,交替使用。当她觉得戴隐形眼镜不舒服时,她会摘下来,戴上框架眼镜。这种方法看似有效,但马小姐每天频繁交替使用两副眼镜,非常麻烦。其次,她担心会增加隐形眼镜对眼睛的磨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于是,马小姐想到了一个“彻底”“皆大欢喜”的解决办法。她听说有一种准分子激光手术对近视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手术过程短,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但是,手术方法有四千种,八千种。最贵的是不是最好的?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机构和方式,成了摆在马小姐面前的新问题。

【专家介绍】

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彦岭(右)

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刘萍(左)

【专家解答】

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主任王彦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像马小姐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她建议马小姐先停用隐形眼镜。她解释说,近视的矫正首先是戴框架眼镜,其次是准分子治疗,最后是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长期佩戴和更换,首先会造成角膜磨损,同时在佩戴隐形眼镜的过程中,还可能引起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铜绿假单胞菌藏在我们的指甲里。如果不慎侵入,可在24 ~ 48小时内破坏整个角膜,几天内就会失明,后果非常严重。

所以,如果你不想戴眼镜,选择准分子治疗近视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这个手术呢?拥有近20年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临床经验的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刘萍表示,只要本人愿意摘下镜片,年满18周岁,近视不再发展,且无眼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均可选择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她强调,像马小姐这种情况,需要停用隐形眼镜至少2周才能看医生。

很多眼科医院在准分子治疗近视的广告中打出“快”的王牌,甚至几秒钟就能恢复1.5的视力,让马小姐也感动不已。对此,王彦岭表示,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开展近视准分子手术已有20年,手术2万余例。通过这20年的随访,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所以这个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肯定的。而这个她可以引以为傲的成绩,是建立在每次手术前医护人员认真仔细的检查评估基础上的,手术前尽可能的去除了会造成后遗症的危险因素。针对一些眼科医院和患者求“快”的现象,王主任半开玩笑地说,我院从来没有一个患者能当天手术。以马小姐为例。在看医生之前,她应该至少两周不戴隐形眼镜。在看病的时候,医生还要对她的眼睛进行全面的检查,比如评估隐形眼镜是否对她的角膜造成了损伤,看眼底周围是否有孔洞,检查角膜厚度和角膜屈光等。如果检查情况良好,需要使用消炎药几天,清洁眼部环境,避免术后感染。至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王主任强调,这是因人而异,要看患者的年龄和视力。像马小姐这样的年轻人,可以把视力定在1.2或者1.5。如果将此值设置在老年患者身上,将来可能会出现远视。所以度数不是医生追求的,这个手术的真正意义是给病人最好的视觉效果。

很多人选择准分子治疗近视是出于美观和方便的考虑。王主任提醒,近视患者应每半年去正规大医院散瞳,检查眼底。因为近视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视网膜脱离,会导致失明,所以近视患者要特别注意眼部保护,必要时选择手术矫正。

PRK和Lasik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准分子治疗近视的方法,两者价格相差近一倍,适应症也不同。友谊医院眼科主任刘萍表示,PRK手术费用相对较低,适合近视度数较低、角膜厚度较薄的患者。术后需要3天恢复。Lasik是目前常用的常规手术方法。一般患者只要能接受手术费用,都可以选择Lasik。其特点是恢复快。友谊医院Lasik单眼价格4368元,PRK单眼2496元。术前检查费用200元左右。

(友谊医院《鹰眼》)

据了解,目前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设备“鹰眼酷眼”已在北京友谊医院正式启用。具有治疗速度极快、眼球自旋定位准确、术后球差减小、治疗参数调整更加精细的特点。王主任表示,我院眼科将为前三个月接受“鹰眼酷眼”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的患者免费随访半年,包括裂隙灯、检眼镜、角膜地形图、验光等项目。

()专题文章,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刘婷)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专题文章,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标签: 手术   分子   治疗   近视

生活百科 健康养生 科普大全 经验问答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5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