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健身,真的“男女有别”吗?女生撸铁的优势也很多

经验问答 2024-08-09 22:00:01
健身这是最近困扰很多网友的一个问题吧,大家都不知道如果解决,相信大家看完这篇心中会有答案的,边看边学,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健身,真的“男女有别”吗?女生撸铁的优势也很多

欢迎来到这一期的健身食课,我是小编阿冰。

导语:很多女生不知道自己要怎么锻炼,是跟着男朋友在健身房锻炼,还是只能去瑜伽房或者操房跟着教练练。瑜伽对于女生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有非常多的好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有说到瑜伽缓解坐骨神经痛的动作。

假如女生要想更多的塑造身体的细节和线条,那么可以用男人训练肌肉也就是撸铁的训练方式吗?究竟男女之间训练有什么区别?

上周早些时候,一位身边的女性小伙伴告诉我:“她想要变得身材更好看一点,但不是变成一堆肌肉跟肌肉男一样,并向我解释说,更多的有氧运动比如说跑步肯定是最好的训练方法。

我告诉她力量训练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似乎仍然相信,撸铁的女性最终会看起来很壮,有非常多肌肉,大块头,有男子气概等等。

虽然女性确实也有非常不错的潜力来建立肌肉,但总的来说,由于睾酮素的影响女性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基本上很难练成跟男人一样的肌肉,而是会变成另外一个的代表:非常好看的线条。

大多数女性追求的是所谓的线条,比如说好看的马甲线,川子腹肌,而不是可怕的肌肉变成金刚芭比,但通常只能通过类固醇使用或且极其严格的训练和营养计划才能实现。

浏览一下在那些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健身的女孩们,就会为这种常见的误解提供大非常多例子,现实中你看到过金刚芭比吗!

所以说,女生想要练成大块头是非常难的,而且女性相对来说比男人缺乏锻炼肌肉的潜力。

但是虽然男性平均可以拥有比女性多15倍的睾丸素,但男女在增肌的潜力其实是大致相同的。因为大多数研究表明,当同样的男女用同样的训练体系,其实男女之间都拥有的相对增肌潜力。

在普遍意义上,女人在增肌方面的潜力在跟一般男人的增肌潜力的50%~100%之间。

从基因上来说,女人的肌肉量较少,身体脂肪较多,所以相对来说比较难增肌。

尽管男性在绝对基础上往往比女性更强壮,但这种差异的97%归因于肌肉量的差异,仅此而已。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有相同的肌肉质量,很有可能他们会有同样的体型与力量。

这是一种贯穿许多训练变量的趋势。

通常,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可以用肌肉质量和体脂的差异来解释,而不是性别本身的差异。

优势一:首先是荷尔蒙的差异。

因为女性可以比男性拥有大约9倍的雌激素。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更健康的新陈代谢和更好的利用葡萄糖,而且在肌肉修复和减少分解代谢方面获得了雌性激素多的所带来的好处。

这里的主要意思是说女性能够从更多的训练量中恢复,她们可以在每周更多的锻炼中每次锻炼做更多的组数和动作。

而由于训练量,或者组数和次数与增肌和力量增长密切相关,假设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如果女性想要最大化结果,她们应该比男性做得更多。

优势二:抗疲劳能力更强

为什么女性不像男性那样疲劳?但这其实相当复杂。跟肌肉本身、激素、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差异都是是关键点。

1 女性拥有更好的血液流动更强,这意味着女性更好地从肌肉中清除出来疲劳引起的代谢物。

2 他们也有一个更大的慢Ⅰ型肌肉比例(也就是更不容易疲劳的肌肉类型更多),这样的一个肌肉纤维,这更适合耐力训练。

这些因素加上其他因素产生的结果是,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在相同的程度下可以做更高的重复。

所以,基于同样的原因,女性的训练可以比男性有较短的休息时间。

当然,女性在健身上也有劣势,女性比男性更不适合进行爆炸性训练,这意味着,男性可以从更有冲击力、更快的训练中中受益,而女性在节奏较慢的训练可能会做得更好。

最后,在1993年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上半身和下半身有非常清晰的力量差异,女性上半身的力量约为男性的50%,但下半身的力量为66%。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喜欢锻炼腿部,女人更擅长这一点。

因此,男女运动员的主要训练差异来源于女性具有较好的恢复和较低的疲劳性,而且上半身和下半身有一些差异。

考虑到这些细微差别,大多数基本的肌肉骨骼生理学适用于男女。

但是任何理论说法都不是绝对的,还是需要因人而异的,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更加聪明的科学训练,无论男女都可以选择进行力量训练,而且男人应该加入一些慢节奏或高重复的训练动作,而一些女人则应该加入一些更具爆炸性的动作。

小编阿冰是个科学实践派的健身爱好者,可能不是练得最好,但是愿意分享更科学的健身观念和生活理念给大家。

来源:千里马的说法


标签: 优势   女生   男女

生活百科 健康养生 科普大全 经验问答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5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