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_蚯蚓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健康养生 2024-02-07 06:48:01
生活中很多朋友不懂得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还是比较简单的,亲自了解了一下后,就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目的当然是能够帮助所有朋友,具体来看下。

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_蚯蚓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_地龙的用法、用量及禁忌症

中药是中国特有的中药,那么你知道蚯蚓吗?蚯蚓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地龙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有哪些?让我们跟随康王边肖了解中药蚯蚓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和禁忌。

蚯蚓简介

【同义词】地龙、蚕(尔雅)、丘福(《淮南子》)、虫段(《淮南子》中的朱)、朱砂、韩服、韩服(《本草》)、曲引。

【来源】是大环伞科、环毛虫属或环毛虫属的全科。

【动物形态】①蚯蚓体呈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由两部分组成:口腔前叶和造口周围段。造口周围节的腹侧有一个被肉质叶覆盖的嘴,即前口叶。眼睛和触角等传感器都退化了。从第2节开始,每一节都有刚毛,呈环状排列,沿着背中线,从第11节到第12节,各节之间有一个背孔。背紫灰色,背稍淡,鬃环略白;14 ~ 16节,是生殖环带,上面没有背孔和刚毛。这款腰带之前结的刷毛更粗更硬。女性生殖器孔1个,位于第14节瘢痕面中部;1对雄性生殖孔,位于第18节腹面两侧,为外缘被有效条带包围的浅皮褶,3对精囊孔位于第6-7、7-8和8-9节之间,第6-9节之间无隔膜。附近常有乳头,精囊呈球形,管短,盲管也短,内2/3稍弯几圈,为精囊。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行动缓慢。以富含有机质的腐殖土为食。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2)蚯蚓体长10 ~ 27厘米,宽3 ~ 6毫米..背孔起于第8 ~ 9节间,呈灰褐色。每节有4对刚毛,生殖带在第26节和第34节之间,呈马鞍形。1对雌性生殖孔,位置14;雄性生殖孔1对,位于第15节腹侧,附近表皮呈唇形。精囊孔有2对,位于第9 ~ 10节和第10 ~ 11节之间。潮湿和有机物生长的地方。它分布在全国各地。

蚯蚓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平肝、平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炎、关节痛、牙痛、小便不通、瘰疬。腮腺炎,疮。

蚯蚓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 ~ 3元;或入丸,散服。外用:捣碎,水或研磨和应用。

蚯蚓的禁忌注意

①药对:“害怕洋葱和盐。”②《本草经疏》:“伤寒者不宜于阳明实热而狂躁者,热病无实热而脾胃素者不宜于体虚者,黄疸甚劳者,腹胀属脾肾亏虚者,阴虚而劳者,故咸为大忌。”

地龙配方的选择

①治疗伤寒六七天很热,我觉得无聊和疯狂。我想起身走:大蚯蚓破(土),人煮,人煮,我拿。直接生饺子汁和水油炸,很好。(“填充肘部背面”)

②治小儿急慢惊风:白颈地龙无论多少,去泥晒干,此为终。加入朱砂并分成等份,将其粘贴成丸,并用金箔包裹,金箔有绿豆那么大。每次服一粒,在白汤中服用。(《取经妙方》)

③治疗小儿惊风慢、精神失常、心烦焦虑、筋脉紧张、胃虚虫动、哭喊:乳香(研末)半钱,胡芬一钱。加入两种味道,研磨均匀,用白颈蚯蚓揉搓,研磨成丸,大如麻子。每次服七至十丸,煎葱汤,加减大小。(乳香丸出自《生肌通志》)

4治抽筋:地龙一条,胡黄连一根。水煎服,每日三次。(吉林中草药)

⑤高血压的治疗:将三至五条活蚯蚓放在盆中,排出污泥后切碎,每隔一天煎两至三个鸡蛋吃一次,直到血压降至正常。(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疗中风偏瘫:地龙三钱、全蝎二钱、赤芍四钱、红花三钱、牛藤四钱。用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⑦治风头痛、产后头痛:地龙(去土炒)、半夏(姜汁捣成饼,焙干,再捣成末)、茯苓(去黑皮)各半。上三味,捣罗为末,每次服一字至半钱,调姜荆芥汤。(《圣济总录》三)

⑧治疗头痛、眼球运动、咽喉阻塞和喉风等。:不管蚯蚓长多少,冰片和麝香混合研磨均匀,药丸大如麻子。将姜汁涂在鼻子上,两边各一粒。(《龙珠丸·生肌总录》)

⑨治疗喉炎:蚯蚓一条,仔细研究,用白梅去核,用皮包裹,用薄棉包裹,包括咽部和体液。(《盛慧芳》)

⑩风动红眼病的治疗:将10条地龙晒干,剁成细末。晚上睡觉时,冷茶会调两元钱服用。(《盛慧芳》)

延伸阅读:地龙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用地龙注射液、复方地龙注射液和口服地龙粉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无严重生育并发症。观察52例,有效25例(48.1%);从统计的101例病例来看,控制44例,有效17例,占60%。根据对54例病例的分析,21例(40%)显效。用法:地龙注射液(每毫升含干地龙1.5克),首次肌肉注射1毫升。如无不良反应,可于次日改为2ml,每日1次,连续注射1-2个月。复方地龙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4克地龙和4毫克黄芩素),每天肌肉注射2毫升,持续1-2周。症状得到初步控制后,每隔一天注射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口服地龙粉(炒熟研末),每次3-4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一次最多9克。据临床观察,地龙粉及注射液对哮喘有一定的解痉和平喘作用。痰多的患者很容易咳出痰来,口服散剂后患者胸闷症状可逐渐缓解。复方地龙注射液治疗“热哮”(舌红、苔厚、痰黄粘稠)患者疗效满意。地龙注射液未发现严重的全身反应。但是,对于高过敏体质的儿童,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我们必须在离开前观察第一次注射10 ~ 15分钟。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我们可以及时处理。应用上述复方地龙注射液时出现典型过敏反应(经皮内试验验证),因抢救及时,症状逐渐消失。此外,还可用30%地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急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每次中府穴注射0.5 ~ 1.0 ml,严重者用定喘穴,或单用定喘穴。注射深度为5 ~ 8分钟(大小相同),每日注射1 ~ 2次,6天为一疗程。双点的一次取一点,交替注射。另用50%地龙注射液治疗慢性气管炎,每日1次,交替注射双侧舒菲穴,连用10天,共治疗93例。总有效率:单纯型58.9%,喘息型38.9%;其中单纯型2例,喘息型4例。或干磨粉碎的五桠果,煎煮猪胆汁,浓缩,干燥,研磨成粉末,将它们以6(蚯蚓)∶4(猪胆汁)的比例混合,装入胶囊,或用蜂蜜制成丸剂;每次5分,每日3次;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65例。单纯型总有效率74.4%,喘息型总有效率67.5%,其中单纯型22例,喘息型31例。

②为了治疗腮腺炎,将白颈蚯蚓从体内取出,放在一个玻璃杯子中,用等量的白糖腌制。由于糖的作用,蚯蚓逐渐分泌白色和黄色粘液;大约15到20分钟后,他失去了活力并死亡。然后用玻璃棒剧烈搅拌,得到灰棕色糊状蚯蚓糖浆,装瓶备用。使用时,将糖浆直接涂在肿胀部位,然后用纱布覆盖固定。每2 ~ 3小时更换一次,保持患处湿润。每次换药前,都要用冷盐和开水清洗皮肤。一般治疗后1 ~ 3天内退热消肿。

③治疗高血压,取干蚯蚓40克,捣碎后放入60%酒精100毫升中,每天摇晃两次,浸泡72小时以上。服用时,过滤去渣制成40%地龙酊。每次10毫升,一日三次。如果不能喝酊剂,可用纯地龙粉加水制成丸剂(加少量辅料),每次3 ~ 4克,每日3次。连续服用30 ~ 60天,对原发性高血压有一定疗效。此外,据报道,每天两次使用半纯化的地龙B1溶液(含8克生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有效率超过90%,而对照组(使用二盐酸盐缓解疾病)的降压有效率为72.7%。地龙B1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79%,对照组为70%。使用本产品后无明显副作用。

(4)一些蚯蚓用于治疗下肢溃疡。将它们浸泡在清水中吐出泥土,取出放在纱布上吸收外部水分,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糖(2条蚯蚓和1颗糖),静置。蚯蚓逐渐分离出体液并收缩。1-2小时后,除去蚯蚓,所得液体不经消毒过滤。通常它需要储存在冰箱或阴凉的地方,但它会变质并长时间无法使用。使用时,将2 ~ 3层大小合适的纱布块用地龙糖浆浸泡后涂于患处,再用油纸包裹。每天用滴管多次将蚯蚓糖浆直接滴在纱布上以保持其湿度,每隔几天更换一次纱布。另一名小腿溃疡患者,病程27年,给予白颈地龙每日吞服一片(用冷开水洗净,用温开水包裹后吞服后再食用),先后吞服800余片,溃疡愈合。

⑤骨折治疗股骨干骨折局部应用地龙浆,口服地龙接骨丸。一般涂药后患处感觉冰凉舒适,1小时内即可取得止痛效果,24小时后肿胀消退,为骨折的早期复位固定创造了有利条件。制法及用法:(1)地龙浆:取鲜地龙数十条,用清水洗净后捞出,加白糖1/3,捣成糊状,加冰片少许。使用时,将其涂在患处的几层纱布上,每天更换一次,然后再恢复。如果有伤口,避开它。(二)地龙接骨丸:以干地龙为粉,用水浸泡成丸,如绿豆,外裹山药粉。每次2元,一天两次。

⑥用5份活蚯蚓和1份糖治疗丹毒,加入适量冷水混合在一起,使蚯蚓自动溶解成糊状;或按此比例捣碎成糖膏。将它涂在患处,每天2-3次。治疗20余例,均在2 ~ 3天内治愈。⑦将几条治疗沙眼的白颈蚯蚓在凉开水中反复冲洗,去除泥土,放入大口玻璃瓶中,按蚯蚓的重量加入1/10的药用氯化钠,使蚯蚓的体液立即渗出;半小时后弃去蚯蚓,过滤体液,然后在60℃温水中间歇加热,每次30分钟,反复3 ~ 4次。冷却后,将其储存在低温处或冰箱中。使用时,用无菌棉签蘸取药液,轻轻涂抹在充分暴露的眼结膜上,或放在眼药瓶中,每天涂抹2-3次。治疗37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为10.4天。治疗病例中有3例并发沙眼性上睑下垂,用药6 ~ 7天后上睑下垂消失,眼裂恢复正常。此外,10例用30%氯化钠溶液滴眼液治疗10天,未见变化。此外,用地龙糖膏治疗带状疱疹很有用,每天外用一次。服药后疼痛可立即缓解,皮疹逐渐干燥,一般5 ~ 8天恢复。


标签: 蚯蚓   注意   禁忌   作用   功效   中药

生活百科 健康养生 科普大全 经验问答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5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