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解读“校园凶杀案”及其对策

健康养生 2024-06-13 23:12:01
大家好,解读“校园凶杀案”及其对策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呢,很多朋友还不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介绍下,希望能帮助到你!

解读“校园凶杀案”及其对策

专家建议,重视全民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是治本之策。

最近,中国连续发生了三起校园谋杀案,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之道。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反映主要集中在精神病人的管理、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以及校园安全管理等方面。解决办法主要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措施。4月30日,媒体报道教育部发布紧急通知:严防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

但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南平“3·23”校园杀人案的凶手郑民生曾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并非精神病人。尽管一些专家认为他可能是精神病患者,但据报道,郑民生在犯罪前就有计划,并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的后果。至于他在法庭上说有人试图伤害他,不排除他试图将自己伪装成精神病患者,以逃避法律的惩罚;广东雷州“4.28”校园杀人案的凶手是一名请病假的教师,而他请病假的原因是神经衰弱,而不是精神疾病。因此,造成巨大社会影响的校园谋杀案的凶手不一定是精神病人,但事实上,大多数案件是由精神疾病以外的其他精神心理引起的。接连发生的校园凶杀案,不排除媒体报道引发的示范效应。换句话说,可能是凶手故意为之,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精神病。此外,这两起校园谋杀案的凶手的职业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白衣天使,一名医务人员和一名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他们杀害无辜学生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因此,除了众所周知的精神病人在精神障碍发作期间犯罪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外,如何判断精神病人在犯罪时是否处于精神障碍状态?除了精神病,什么样的精神病患者最常报复社会?对于负责社会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医务人员、教师、公务员、士兵和警察来说,如何防止他们出现精神和心理问题并危害社会?因为如果他们对社会有害,他们比普通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有专业知识,一定的权力和一些荣誉和光环。为此,我们采访了武警广东省总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从专业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

何日辉主任表示,目前,确实公众对严重危害社会、让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犯罪行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犯罪者是否患有精神病。应该说,这种反应是正常的,但这还不够,因为有精神病史并不意味着犯罪者可以免除罪责。此外,还有其他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心理疾病。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是“人格障碍”,尤其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是最容易危害社会的类型。

首先,虽然嫌疑人可能涉嫌精神疾病,可以委托司法机关提出精神鉴定请求,但由于精神疾病鉴定方法的局限性,不同的医生或机构可能会有偏颇甚至完全相反的鉴定结果。由于精神疾病的鉴定主要依靠问诊、家属或同事的叙述、家族史、医生的观察和经验等主观因素,无法像躯体疾病一样通过体检等客观手段进行鉴定,因此鉴定结果不一致在所难免。还有人利用这种鉴定方法的缺陷,冒充精神病,试图免除刑事责任。日本发生了一起与福建南平案极为相似的悲剧:2001年6月8日,日本大阪市池田小学闯入一名男子,制造了一起惨烈的杀人案,造成8名学生死亡,13名师生受伤。在被捕后,这名名叫翟健的凶手最初假装是一名精神病人,试图蒙混过关,据媒体报道,他确实有精神病史。不过,最终在有经验的专家鉴定下,翟健承认自己有自知之明,并在法庭上表示,既然自己不被社会所容纳,就要对社会进行报复。因此,即使嫌疑人有精神病史,也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责任,这取决于他在犯罪时是否有自知之明。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一些专家质疑郑民生没有进行精神病鉴定,但根据郑民生的供述,他杀人的目的是故意犯罪,而且他在犯罪时意识清楚,有自知之明,因此他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除了精神疾病之外,另一种容易危害社会的疾病也被忽视了,这就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发病率高达5%-10%。只是我们之前没有注意而已。在国外的发病率也很高。例如,在2001 ~2002年,美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DSM-IV),调查结果发表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根据这项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估计有3080万美国成年人(占总人口的14.8%)至少患有一种人格障碍,其中约760万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将“人格障碍”定义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反映个人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一致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的认知风格(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并导致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使患者感到痛苦并具有临床意义。在人格障碍中,有两种类型容易危害社会,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残忍,男性多于女性。该患者具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2)没有道德观念;③不恐惧;④没有负罪感;⑤没有自我控制的心理能力;6.没有真正的感情;⑦毫无悔改之意。与精神病相比,郑民生更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的特征是情绪爆发并伴有明显的行为冲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两种人格障碍往往将自己遇到的挫折或不幸完全归因于外部因素,即外部归因,而很少反思自己的原因。因此,他们往往不会通过挫折来改善,而是因为不断的挫折而积累对社会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没有严重的精神异常,这种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怒会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往往以报复社会的形式出现,并经常震惊周围的人。

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加强学校的安全措施,而且要从根源上减少此类患者的发生,至少要防止此类患者出现在承担社会安全、稳定和发展重任的医务人员、教师、公安、军人和公务员中。何日辉主任建议,当前最重要的措施是提高这些职业的准入门槛。入职前除体检外,还应考察心理健康水平,即进行全面的身心检查,将有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的严重精神病人排除在团队之外;其次,需要每年至少对现有和未来入学者进行两次心理检查,并与体检一起进行心理检查,根据心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级干预。在严重的情况下,有必要住院治疗。当然,如果精神疾病的治疗能够纳入医保,患者的负担将大大减轻;最后,有必要对这些专业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系统干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压力释放等。,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何日辉主任说,只有从这些角度出发,通过多年的坚持,才能降低危害社会的精神病人的发病率,特别是在这些承担社会安全和发展重任的专业人员中。

最后,何日辉主任指出,要想在更大范围内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需要全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优质家庭教育。这是根本之策,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编辑:齐)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特殊文章,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标签: 对策   凶杀   校园

生活百科 健康养生 科普大全 经验问答
Copyright 百科网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337号-5本站图文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统计代码